仙人掌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多地通报气溶胶传播新冠病毒中疾控回 [复制链接]

1#
甘露聚糖肽价格 http://pf.39.net/bdfyy/bdfyc/170224/5231260.html
                            

讷河市融媒体中心

近日,多地通报出现气溶胶传播导致新冠病*感染的事件,提醒大家予以重视。

据宁波疾控,当地某确诊病例乘坐自驾车(开车窗、未戴口罩)进入某地下停车场,同时间段内另有2位续发病例在该停车场内停留且未戴口罩,存在气溶胶传播导致感染的可能性。

据枣庄台儿庄发布,某居民到户外某处挖野菜,同时间有1名无症状感染者在该处停留,且两人均未佩戴口罩,该居民遂被传染,经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研判,系气溶胶传播导致感染。

去年5月21日,广州也曾发生一起疑似气溶胶传播感染,医院发热门诊,一位阿婆与一病例所停留过的窗户间隔仅为77厘米,两人存在时间和空间交叉,所感染病*基因序列高度同源,疾控专家推测可能存在气溶胶传播。

什么叫气溶胶传播?

哪些场景可能出现气溶胶传播?

该如何防护?看过来↓

什么叫气溶胶传播?

气溶胶是由极其细小的固体或液体颗粒,分散并悬浮在空气中,随着空气一起流动,而不是因为重力落到地面。

所谓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在空气悬浮过程中失去水分而剩下的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的核,形成飞沫核,可以通过气溶胶的形式漂浮至远处,造成远距离的传播。

在病*传播的环境下,气溶胶传播指的是空气中直接含有这样的病原体颗粒,被健康人吸入造成感染。

相对密闭的公共场所中,呼吸道传染病潜在的气溶胶传播风险不容忽视。咳嗽和喷嚏是产生气溶胶的主要过程。

这些气溶胶是怎样产生的?

两种最典型的途径就是咳嗽和喷嚏。咳嗽和打喷嚏能够雾化感染者上呼吸道上附着的唾液,甚者可能“扯下”一部分上呼吸道表皮细胞随着喷嚏喷出——这些都有可能成为气溶胶。

当然,正常的呼吸也可以产生气溶胶,只不过比咳嗽和喷嚏产生的量小得多。

既然如此

气溶胶传播对我们的威胁是不是很大?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从理论上看,气溶胶传播新冠肺炎是有可能的,但其对疾病流行的影响非常有限。

专家表示,气溶胶传播是经空气传播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在狭小和密闭的空间内,例如电梯、车厢、影院等。当病*形成气溶胶后存活时间会比较长,在这些地方待的时间过久,被传染的危险性较大。要及时进行通风,降低气溶胶浓度,规范地佩戴医用外科口罩能有效预防。并且大家要注意定期对特殊环境进行消*,如电梯、办公室等,可以最大限度减少病*密度。

“从全国新冠肺炎疫情的总体流行特征来看,我们尚未看到支持气溶胶是主要传播途径的证据,对当前的疫情防控策略也不会产生影响。”

四川大学李后强教授表示

由于一般气溶胶颗粒比较大,一般的医用口罩就可以阻挡。

特别小的气溶胶微粒(半径小于0.1微米),重量轻,主要分布在高空(来自土壤的靠近地面),它们会随风飘走,被人呼吸到的可能性不大。

对于非医务人员的普通人,在实际生活中,只有达到极高数量级的阈值,部分病*才能由黏膜进入人体。

而通过气溶胶形式悬停在衣物、皮肤的病*,只有极微小的比例能通过手部触摸进入眼口鼻。这样的病*量,引发疾病的可能性不高。

所以,气溶胶的传播对医护人员防范的意义更大。提醒他们在进行气管插管等操作时,采取空气隔离措施,比如戴防护口罩、护目镜等。

气溶胶存在于空气中,还能开窗通风吗?

对于一般小区的居民,能开窗通风。但需要注意,气溶胶是有可能随空气流动的,由于气流方向不当,可导致污染气溶胶流向干净的区域。

如果有居家隔离者,必须单间隔离,或处在全屋通风的位置,公共区域或其它房间自然通风时必须关闭患者所在屋子门窗。

同时注意不要用风扇等高流速设备通风,以免引起湍流,让本已沉降的微粒重新悬浮。

楼上的气溶胶会不会飘进我家里?

如果和患病邻居隔得比较远,应该没问题。

楼上楼下有隔离病患的情况下,需要灵活掌握。

例如点式楼房的窗户直接和邻居对开的,要错峰换气,或者不开那一扇窗;如果楼间距不大或者是老旧小区,人口居住密度很大的话,而且在已知周围有感染病人时,不建议频繁地开窗换气。

哪种环境气溶胶感染风险会更高?

专家表示,气溶胶传播是经空气传播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在狭小和密闭的空间内,例如电梯、车厢、影院等。当病*形成气溶胶后存活时间会比较长,在这些地方待的时间过久,被传染的危险性较大。要及时进行通风,降低气溶胶浓度,规范地佩戴医用外科口罩能有效预防。并且大家要注意定期对特殊环境进行消*,如电梯、办公室等,可以最大限度减少病*密度。

不通风的环境中,包含病*的气溶胶会在空气中停留很久。

比如,患者乘坐电梯后,电梯中就会有病*的气溶胶,而由于空气流通较差,如果健康的人随后进入电梯,传染风险会增加。

所以,进入电梯的人都建议佩戴口罩,不能因为电梯里面只有一个人就不戴。

此外,含病*的气溶胶可能沿中央空调系统、下水道系统等相对封闭的循环系统进入房间。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全空气系统的中央空调,不同房间内空气会交叉流动,容易造成交叉污染。这类中央空调一般用于商场、机场、体育馆、礼堂、影剧院等场所,所以在疫情期间要停用。

为防止下水道的气溶胶传播,需及时给地漏加水,形成有效的堵塞,以免气溶胶逆行进入室内。防臭地漏可有效避免气溶胶逆行。

踩上了气溶胶怎么办?

专家认为,不用过于担心,绝大多数人的习惯,室外和室内穿的鞋子都是分开的,出门穿的鞋子可以放在门口,不放到室内来。如果实在担心,可以参照为鞋子消*的方法,在鞋底喷洒消*水。

冲洗马桶会产生气溶胶吗?

专家提醒,粪便中会有病*,冲洗马桶的水流也会产生气溶胶,建议把马桶盖盖好,可以防止气溶胶传播。冲完马桶,还可以用消*液擦拭马桶盖。

关于下水道和马桶是否造成楼上楼下传播病*,专家们认为风险不大。可以在每天晚上没人使用的时候,用84消*片或84消*液放进下水道或马桶里。

预防气溶胶传播还有什么措施?

一要取消一切人员聚集活动,要劝阻重点疫区的亲朋好友来访。

二要常开窗,多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

三要做好日常家庭消*:对门把手、桌椅、马桶坐垫等重点部位用75%酒精或含氯消*液擦拭消*。

四要讲个人卫生:饭前便后用流动的水、肥皂或者洗手液来洗手,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弯曲遮掩口鼻。

五要避免空气和接触传播:家庭成员要避免接触可疑症状者身体分泌物,不要共用个人生活用品;就餐时,公筷分餐,快进食,少说话,相互交流不宜近,避免握手和拥抱,拱手微笑讲礼仪。

六要严格做好居家隔离:外来人员要配合相关调查,准确报告实情、主动接受隔离;需要居家隔离、观察的,应尽量与家人分住所居住,条件有限的,要分房间居住,单间隔离,同屋居住的全部家庭成员都要戴好口罩。

七要密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