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癜风用什么药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140224/4342832.html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
EPIDEMICPREVENTION
戴口罩
勤洗手
多通风
如何筛查“时空伴随者”?
“时空伴随”又叫“时空交集”,一般是指14天内,与新冠确诊患者在同一个时间和空间网格内,共同停留过一段时间的人。比如感染者14天内到过某地,而某人在这14天的轨迹与他有过交集,就可能被认定为时空伴随者。
图片来源:网络
通常会对已确定的时空伴随者做进一步排查,以明确时空伴随的确切方式、具体时间和实际距离,研判感染风险。如果排查已经明确,既不是密接人员,也不是次密接人员,那就没有感染新冠的风险。
专家表示,在实际疫情防控中,往往会在短时间内发现大量的时空伴随者,无法对每个时空伴随者及时排查。没有完成风险排查的时空伴随者,按照防控要求,居家隔离,或到指定地点隔离,直到排查完成,或解除时空伴随状态。
奥密克戎“物传人”的概率有多大?
专家分析,一般来说,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近距离飞沫造成传播,也可以通过手接触被污染的物体表面,在手没有进行消*处理或者清洗的情况下,又接触到了口、鼻、眼等黏膜部位,这个时候就容易造成感染。
专家表示,新冠病*在物体表面存活的时间长短取决于污染量的大小,以及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照和紫外线的情况。一般来说,物体表面污染造成人感染的风险是比较小的,但是如果反复多次接触,并且不注意手卫生,不注意个人防护,感染风险就会明显加大,所以对从事涉外的冷链以及涉外货运人员进行定期的检测,以便及时发现感染者。
日常生活当中要对快件包裹进行消*处理后再打开,平时注意手的卫生和清洁,就能够降低接触污染的物体表面而感染新冠的风险。
飞絮会不会导致新冠病*传播的风险?
对此,专家分析,新冠病*一般不会以游离病*方式直接从一个感染者传染给健康人,新冠病*通常以飞沫作为载体,吸附在微小的飞沫颗粒表面,患者通过咳嗽、打喷嚏飞沫排出,病*吸附在颗粒上随着飞沫排出。飞沫一般比较小,在1-5μm,传播的距离应该在1-2米,当健康人吸入了被病*吸附的飞沫颗粒的时候,就会被感染。
吴尊友表示,柳絮飞扬不会造成新冠病*传播。在过去两年多的研究当中,没有发现飞絮可以吸附病*。另外一方面,目前为止没有关于飞絮造成感染的报道。
什么是密接、次密接、一般接触者?
密切接触者
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2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开始,与其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流行病学调查专业人员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结合相关部门提供的大数据信息,依据以下原则判定密切接触者:
1.同一房间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
2.直接照顾者或提供诊疗、护理服务者;
3.在同一空间内实施可能会产生气溶胶诊疗活动的医护人员;
4.在办公室、车间、班组、电梯、食堂、教室等同一场所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5.密闭环境下共餐、共同娱乐以及提供餐饮和娱乐服务的人员;
6.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7.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1米内)人员,包括交通工具上照料护理人员、同行人员(家人、同事、朋友等)。
8.暴露于被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污染的环境和物品的人员;
9.现场调查人员评估认为其他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的人员。
次密切接触者
密接的密接简称次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首次接触(病例发病前2天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至被隔离管理前这段时间内,密切接触者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第一次接触)至该密切接触者被隔离管理前,与密切接触者有共同居住生活、同一密闭环境工作、聚餐和娱乐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其中与密切接触者接触频繁的家属和同事等是重点。
一般接触者
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在乘坐飞机、火车和轮船等同一交通工具、共同生活、学习、工作以及诊疗过程中有过接触,以及共同暴露于商场、农贸(集贸)市场、公交车站、地铁内等公共场所的人员,但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原则的人员,为一般接触者。
如果被判定为以上三种人群时
怎么办?
首先请不要慌张,这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感染新冠病*。对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开展集中医学隔离观察可以有效阻止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中的潜在感染者与其他人群接触,有效控制疫情扩散,同时还可以对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中的发病人员早发现、早治疗。
其次,请积极配合调查人员核实相关信息,听从工作人员指引,携带好个人生活用品和个人必备药品,正确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按规定转运至指定隔离点,配合体温监测和核酸采样工作,如期间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告知隔离点工作人员,并配合医护人员诊治。
奥密克戎变异株
对没有接种疫苗的老年人
危害非常大
在此
送给老年人6条防疫“专属提醒”
防疫“专属提醒”
原标题:《“时空伴随者”如何筛查?“物传人”概率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