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掌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今天,中国教育报用了一张这个山农小伙子的 [复制链接]

1#
让青春没有白癜风干扰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796517.html

5月20日,《中国教育报》在重要版面刊发题为《高校如何找准劳动教育“定盘星”》的整版报道,围绕新时代高校如何开展劳动教育进行深度阐释。

在版面“报眼”位置,我们看到了山东农业大学级园艺专业学生吴琦杰的照片,一身迷彩服,一顶竹编帽,正如图片说明所说:近日,山东农业大学级园艺专业学生吴琦杰利用专业理论知识,在家乡福建漳州参与实习劳动,在仙人球盆景基地与当地农民交流仙人球嫁接扦插技术。

没错,就是这张照片

吴琦杰是福建漳州人,家里有10多亩的果园,种着杨梅、荔枝、龙眼、柑橘、蜜柚等果树。从小就对各种果树感兴趣的他,抱着这个梦想来到了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他说:“来农大上学真是太值了,这里有果树学专家束怀瑞院士,有国家苹果岗位体系专家、国家桃体系岗位专家,国家葡萄岗位体系专家,有果品创新团队首席岗位专家,还有回乡创业带领家乡人民致富的老乡谢思惠,有在校期间就带农民脱贫的学长‘月季王子’邓应龙……‘大咖’就在身边,榜样就在眼前。”

这个漫长的假期里,除了上网课,吴琦杰几乎跑遍了漳州当地的农业基地,了解农业生产基本情况。吴琦杰告诉记者,他已经把在农大学到的很多专业知识教给了家乡农民。

多年来,山东农业大学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将劳动课设置为必修课,每年“三夏”“三秋”劳动既是学生劳动实践的重要课程,又是学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让学生在劳动中树立“知农爱农”的理想信念,鼓励学生在劳动探索中提高技能、增长才干。

“学院老师经常鼓励我们‘乡村振兴,青年学生大有可为’,现代农业发展空间很大,现代农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希望我也能在这片沃土上扎根、成长、收获。”

素材来源:中国教育报山东农大报

作者:王静

编辑:赵云飞

审核:陈姣毛惠文

登高必自

-山东农大新媒体中心出品-

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后台

抖音号:sdau

新浪微博:

山东农业大学

投稿信箱:sdaunewmedia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