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掌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气溶胶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三者之 [复制链接]

1#

最近,很多人问饺饺气溶胶是个什么东西,但饺饺只是医学知识的搬运工,并不是专业医生,不敢胡说。可是,最近偏偏有些外媒唯恐天下不乱,说“气溶胶传播就是空气传播”。饺饺我终于坐不住了,查了许多资料,终于弄清楚了飞沫传播、气溶胶传播、空气传播之间的关系,今天就跟大家好好掰扯掰扯。

为了让大家安心,饺饺先说结论:

气溶胶只是一种传播媒介,“气溶胶传播”与“飞沫传播”以及“空气传播”不属于同一个分类概念,气溶胶传播≠空气传播。

非要比较的话,可以说飞沫传播<气溶胶传播<空气传播。

飞沫传播

其实,空气传播是一种广义的说法,飞沫传播、气溶胶传播都是空气传播的一种方式。

当感染源咳嗽、打喷嚏、说话时,病原体会以排出的分泌物和飞沫作为媒介,使易感者吸入,受到感染,这个过程叫做“飞沫传播”。猩红热、百日咳、流感等病,都能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传播。

不过,因为飞沫中有大量水分,重力作用使飞沫很快就掉到地上,没有风力等外部条件的帮助,飞沫几乎不可能喷射到2米以外。所以,飞沫传播只有与传染源近距离接触时才可能实现,距离传染源1米以外是相对安全的,距离2米以上是绝对安全的,只要佩戴好口罩,做好防护措施,一般来说问题不大。

空气传播

我们平时理解的“空气传播”,是狭义上的空气传播,也就是“飞沫核传播”。

顾名思义,“飞沫核传播”指的是飞沫在空气中悬浮的过程中,外层的水分快速蒸发掉,只剩下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的“飞沫核”。由于失去了水分,飞沫核的重量要比飞沫轻,体积要比飞沫小,所以不会轻易掉到地上,因此可以长时间停留在空气中。即使感染者已经离开某片区域,路过的人还是有可能吸入空气中的病原体。

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能把空气传播作为主要传播途径的病原体,必须是耐干燥的、离开活体后生命力依然顽强的。

那么,“气溶胶传播”又是什么呢?

相信好奇心旺盛的朋友早就自己上网查过气溶胶这个东西了。查过的朋友会发现,气溶胶(aerosol)由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又称气体分散体系,云、雾、灰尘等都是气溶胶。但是,在医学、传染病学、公共卫生学等医疗卫生学科中,传播途径分类只有飞沫传播、空气传播、粪-口传播、母婴传播等,并没有气溶胶传播这个分支。

没错——“气溶胶传播”和“飞沫传播”以及“空气传播”根本就不属于一个分类概念,所以有些外媒简单地把气溶胶传播和空气传播划等号是十分不严谨的。

上面提到过,能把空气传播作为主要传播途径的病原体,必须是耐干燥的、离开活体后生命力依然顽强的。其中,最典型的是麻疹病*。

麻疹患者释放的飞沫中含有大量麻疹病*,水分蒸发后变成飞沫核,飞沫核形成的气溶胶可以在空气中保持2小时的生命力,这种程度的才可以作为主要传播途径。

像天花病*、SARS、MERS等病原体,要么是病*不耐干燥,要么是生命力不够顽强,虽然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也能形成感染性气溶胶,但在统计学意义上不能被认定为主要传播途径。

值得一提的时,临床医务人员在进行气管插管、无创通气、牙科手术等操作时会产生大量的气溶胶,应当加强防护措施。而对于普通人而言,比较危险的是病原体携带者待过的电梯、车厢等封闭空间,以及中央空调、下水道等封闭的循环系统。

在评判一种病原体的强弱以及主要传播途径时,需要多个维度的实验数据支持,不能妄下定论。所以,我们不必看到“气溶胶”三个字就以为“空气中全是病*”,根据卫生部门的建议做好防护就好,过度焦虑会影响免疫力哦!

------------------------------------------------------

原创声明:非沟通不合作,转载、投稿请务必私信精益医疗的饺子姐。获得授权后,标明文章出处“百家号-饺子姐的健康八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