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晚,天津市*府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最新情况。发布会通报,近日,天津瞰海轩小区接连出现8名新冠病*感染者。经过调查发现,小区首个感染者曾乘坐电梯时未佩戴口罩,并在电梯中咳嗽、打喷嚏,污染了电梯环境,最终导致病*在小区内传播。
瞰海轩小区最初感染者
均系冷链相关从业人员
天津瞰海轩小区,此次出现疫情主要集中在4号楼以及19号楼,其中4号楼为瞰海轩小区第一个被检测出新冠病*核酸阳性的王某某所居住的楼栋,共涉及4名感染者。王某某系滨海新区杨北物流园搬运工人,属于天津市冷链从业人员和冷冻货品核酸检测“两个全覆盖”排查人员。
随后,王某某的两名工友兼室友也被检出核酸阳性。据悉,二人曾共同与涉疫冷链食品有过接触,具有共同暴露史,流行病学调查仍在进行中。
此外,19号楼内,也出现了4个感染者。
感染者在电梯里咳嗽,
然后邻居一家进来了……
11月9日,感染者王某某的公司组织他去进行核酸检测。早晨,他首先进入了4号楼的电梯,他在电梯里不戴口罩,还在里面咳嗽。
跟他相隔不到两分钟的时间,1分55秒,康某某一家三口走进了电梯。咳嗽会产生飞沫,飞沫长时间在空气里面会沉降,但是1分多钟飞沫是沉降不下去的,这么短的时间康某某一家进入到电梯之后,里面会有可能存在的气溶胶和没有沉降的飞沫,造成了康某某的感染。
这里面更关键的细节是康某某没有戴口罩,如果当时康某某戴口罩,这样的情况可能会避免发生,感染的概率就会降低。但是很不幸,当时她没有戴。康某某和王某某之间的流行病学关联就串联上了。
病*在4号楼和19号楼之间
是如何传播的?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9号楼里住着4号楼感染者王某某的工友,还住着在19号楼工作的申某的同事。
公安干警和疾控人员连续两个晚上不眠不休,终于发现了线索:4号楼第一个发现的感染者王某某,在11月9日晚上,去串门了,他去9号楼找他的同事,同时还在电梯里咳嗽打喷嚏,且没戴口罩。
11月10日,工作在19号楼的申某坐电梯去9号楼找他的同事,又返回19号楼;10日下午,申某住在9号楼的同事到19号楼聚餐。
据检测,9号楼的电梯物表采样新冠病*核酸检测阳性,而且是多点位的阳性。
住在9号楼的申某的同事也经常往返于19号楼跟9号楼,因为他的办公地点在19号楼,很可能通过他的手部污染或者是其他的机械性污染把病*带到19号楼。
基于目前的线索,提出了4号楼与19号楼感染关联假设——这起疫情不是直接的人传人,而是由环境污染(电梯、楼栋门把手)造成的两栋楼之间病*传播。
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
在对海联冷库和瞰海轩小区疫情进行深入解析之后,张颖还在发布会上做出一些疫情防控的提醒:
第一,当你进入到像电梯这样的密闭空间的时候,一定要戴口罩,到公共场所也一定要戴口罩。
第二,注意手卫生。机械性的这种传播主要的是靠什么?主要是靠手,你摸完了你不消*你不清洗再自己揉鼻子揉眼睛,就有可能把病*感染给自己。所以一再强调洗手,摸的污染物从公共场所回到家里之后,第一件事做手部的消*。
第三,讲究卫生礼仪,你看王某在电梯里面咳嗽、打喷嚏,他如果有这样的一个遮挡,就不会污染电梯了,所以讲究卫生非常的关键,同时不要随地吐痰。冬天到了,呼吸道的这种感染症状是很多的,在这个时候吐痰擤鼻涕一定要用纸巾,用完了之后要把它丢到垃圾桶里面去,不要随意丢掉,讲究文明礼仪。
另外一点是被褥,刚刚给大家介绍了一个细节,装卸工的休息区三个床的床单都有病*核酸阳性,所以说在冬天紫外线非常好,我们要经常地把被褥拿出来晒一晒紫外线,不但能杀死新冠病*,包括其他的病原微生物它都能够杀死灭活的。
疫情还未结束,不要掉以轻心
口罩还是得戴!
口罩还是得戴!
口罩还是得戴!
综合:
天津发布、北京日报客户端、津云
本文编辑:王春令
审校:杨本敬
号外!号外
“齐鲁网”视频号上新!
带你实时了解新鲜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