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掌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周俊玲李白诗歌叙事艺术探析 [复制链接]

1#
北京最佳皮肤科医院 http://m.39.net/pf/a_4655748.html

基金项目: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年度课题“李白诗歌的叙事研究”(编号:GZGJ)。

作者简介:周俊玲,女,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副教授。

李白诗歌叙事艺术探析

周俊玲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科研处,广东广州)

摘要

叙事是中国古代诗歌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在李白诗歌中,部分诗作的叙事性非常明显,更不乏有名的叙事之作。李白诗歌的叙事艺术,具有叙事手法多元性、叙事语言多样性、叙事视角多维性、叙事风格多重性的特点。

关键词:李白诗歌;叙事手法;叙事语言;叙事视角;叙事风格

中国古典诗学关于“事”的讨论历来不少,如“触事兴咏”[1]“文章合为时而作,诗歌合为事而作”[2]“缘事以审情”[3]等。叶燮云:“自开辟以来,天地之大,古今之变,万汇之赜,日星河岳,赋物象形,兵刑礼乐,饮食男女,于以发为文章,形为诗赋,其道万千。余得以三语蔽之:曰理、曰事、曰情,不出乎此而已。”[4]叙事、抒情、言理三者相互生发,共同创造出诗歌的意境空间,由此可见,叙事也是中国古代诗歌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

“言出天地外,思出*神表”,谈及李白诗歌,世人的印象多是才气纵横,天马行空,飘逸自然,不加雕饰。论者更多注意的是其以恣纵的想象力为依托的浪漫抒情性,而对其诗歌的叙事艺术留意较少。其实,李白部分诗作中的叙事性非常明显,赠、寄、别、送、酬之类,大多以叙事为主,《长干行》《秦女休行》《结客少年行》《江夏行》《相逢行》《妾薄命》《陌上桑》《宿五松山荀媪家》《别内赴征》《经乱离后天恩流放夜郎忆旧游书怀》《梦游天姥吟留别》等,更是有名的叙事之作[5]。既然叙事也是李白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就李白诗歌的叙事艺术作一探究。

一丨叙事手法多元性

李白“少以侠自任”,青年出蜀之后,或漫游、或干谒、或为仕、或遭谗、或隐居、或入幕、或流放,一生坎坷曲折,虽壮志未酬,但始终抱有“安社稷,济苍生”的远大*治抱负和“功成身退”的人生理想,这与他以儒家为主、兼具道家、纵横家、墨家、释家、法家交互为用的思想一脉相承。在诗歌创作上,有叙写自己人生历程、友朋交往、日常生活等方面内容的自传题材,有着眼当时某个人物的身世遭遇题材,有叙写历史人物经历的历史题材,有反映边关战争与生活的边塞题材,有记梦游仙题材……这些题材丰富的诗歌,无不包含着诗人所经、所见、所闻、所感的各种“事”,在叙事手法上呈现出多元性的特点。

(一)纪实叙事

中国古代诗歌的叙事传统可以追溯到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何休在《春秋公羊传注疏》中提到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是对《诗经》尤其是《国风》内容的精辟总结。《汉书·艺文志》载:“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6]可见,汉乐府所采诗歌已有明确的事,直接秉承了“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反映各方面社会生活的现实主义精神,从两汉、魏晋南北朝到唐代,“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已成为乐府诗歌的一种精神和向往。李白堪称写乐府的高手,据《乐府诗集》所录,李白作乐府诗首,占初盛唐诗人所作乐府诗总数(约首)的百分之三十。他的乐府诗里既有诗人亲身经历的现实生活,也有诗人耳闻目睹的大众生活,还有历史史实,如《丁都护歌》《战城南》《东海有勇妇》《关山月》《秦女休行》等,通过“实录”叙事,来展现世态人情,抒发诗人胸怀。据史书载,天宝初,陕郡太守兼水陆转运使韦坚引浐河之水抵禁苑东望春楼下为潭,以聚江淮运船,役夫匠,通漕渠,民间萧然怨起,二年成。《丁都护歌》就叙写了开广运潭时,船工在火热夏日拖船运石的痛苦:“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诗中叙事,除首二句交待“拖船”的大环境外,其余皆言拖船运石之事。中间八句写船工劳苦的场面,说酷热时拖船,说水浊半成土,说唱《都护歌》,说采石之多、工程之大,每说一事,都饱含着诗人对船工内心痛苦的体察。不要说“拖船一何苦”“心摧泪如雨”是寄同情于叙事,就是“壶浆半成土”也是叙事中兼含叹惋。结尾二句更是直抒胸臆,诗人悲悯之情奔涌而出。

纪实叙事,不仅仅体现在李白的乐府诗里,在他的多篇赠、寄、送、留别、游宴、酬答之作中,如《宿五松山下荀媪家》《经乱离后天恩流放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忆旧游寄谯郡元参*》《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寄东鲁二稚子》等,更是直接记叙友朋交往,日常生活。在这些日常之“事”的叙写中,呈现着诗人的人生经历、苦乐哀愁,蕴含着诗人的社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