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掌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仙人掌播种小技巧之栽培介质和播种篇 [复制链接]

1#
SUMMER仙人掌播种小技巧之栽培介质和播种播种容器

首先我们需要一个,深度不超过5厘米或者5厘米左右的播种容器,这个容器很宽泛,像我一般是使用黑色带透明扣盖的那种相对大型一点的播种容器,爱好者在家里的阳台播种,使用网上可以买到的那种小型的育苗盒就可以,通常尺寸为长19.5厘米*宽度14.5厘米,高度11厘米的就可以,这种盒子里面一般会有,分成那种冰冰块的小格子那种的内衬,内衬一般分为6-12孔的,播种仙人掌可以不用内衬小格子,可以直接使用,但是11厘米的高度就有点高,可以在底部加底孔后,垫一层厚度为3-5厘米的,规格6-10mm的大颗粒做排水层!这个算是播种前的准备工作,如果这个容器之前有使用过,最好用干净的水冲洗干净的情况下,喷下多菌灵,简单做一下消*。

栽培介质

关于播种介质,常用的良好混合物是30%混合粗砂(1至3毫米颗粒),30%的1-3mm的播种用赤玉土,10%草炭土,10%1-3mm的蛭石,10%的稻壳碳,对于附生品种,如果播种的是丝苇属和蟹爪兰类这种附生类仙人掌,则播种混合介质需要更多的草炭土,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再加10%的草炭土,额外准备10%的1-3mm播种用赤玉土备用。

播种事宜

处理种子有几种方案,像星球属的种子,比如兜,鸾凤玉等的种子通常会比较大,适合点播(按照相同的株行距进行有规则的点播),小的种子比如宝山类的种子我们通常会使用撒播的方式进行播种(可以直接放置在,栽培介质上面),一般是用细的筛网晒出最细的西沙,如果是干沙就用喷湿一下,程度是不能积水,湿润就可以,一般是种子:细沙=1:10的比例,进行均匀混合后,撒于播种介质之上,然后进行浸盆法进行第一次给水(水里加半片高锰酸钾进行消*,小苗的根系过于柔弱,极易受到细菌的侵扰,而出现损失),当表面有1/3的面积见湿就可以了,因为很快就会整个表面湿润变色。

播种后的一些管理

将播种盒放置在温暖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发芽温度为15至20摄氏度。从4月开始,可以在阳光充足的窗台上播种种子,而无需人工加热,如果从1月开始播种。我从经验中发现,播种过程中有一个温差,总能获得最佳的发芽率。白天可以温度上限不超过40摄氏度,晚上则可以降至15摄氏度。

大多数幼苗会在两天到三周内发芽,尽管一些不稳定的品种可能需要长达六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大多数仙人掌和其他肉质种子都能很好地发芽,平均发芽率为60%左右。所以,对于某些不确定已存放时间周期的种子,在2周左右后仍然不出苗,也不要轻易放弃,6周以后如果还不出苗,基本上可以判定本次播种失败!

一旦播种盒中大多数幼苗发芽,之前额外准备的10%的播种用细粒赤玉土,可以在仙人掌种子破壳后,子叶长出来的时候,薄薄的撒一层,扶一下苗。需要移开遮罩以稍微降低湿度,但仍然需要遮阴。提供良好的空气流通。应定期喷雾,因为在最初的三个月内不得使栽培基质变干。这是最脆弱的阶段,此时幼苗最容易受到真菌“立枯”病的侵害,从种子中生长出来的最重要的事实是,在最初的三个月中,土壤应保持均匀潮湿,而不是积水。

在大约三个月的时间里,当幼苗开始长出第一根刺并开始看起来像微型仙人掌时,可以让它们多一点光。在此阶段,检查幼苗是否接收到正确的光量。如果它们都是古铜色的并且没有生长的迹象(所谓的僵苗),则说明它们接收的光线过多。如果它们都是高大,颜色太浅的绿色,则是光线太少,总之播种是一种经验的积累,不同的环境,不能一概而论,而要根据实际环境进行调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