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白癜风怎么治 http://m.39.net/pf/a_6079778.html更新观念大胆创造
作者简介:李智纲,年出生于河北威县。当代著名花鸟画家、书法家、散文作家。著有《怎样画木本花卉》、《葡萄画法》,散文集《心境》、《明月照我心》等。出版有《李智纲画集》、《中国画家李智纲》、《李智纲写意花鸟画》《中国当代名家画集李智纲》、等多部合集。
——写意花鸟画创作体会
文/李智纲
一幅画的创作,连着几十年走过的路。我的大幅写意花鸟画新作《情系南北》,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是多年来创作实践的结果,回顾近年来的创作实践,感受颇深。
信念勇气
参加大展虽不能反映一个人创作水平的全部,但是,你的作品若能在最具权威性的大展中,经受考验、接受观众品评,必定是最好的检验方式。
写意花鸟画出新难,入选大展难,这是花鸟画家们的共同感叹。时代的原因是不可抗拒的,当*治内容成为决定因素的时候,写意花鸟画家在大展中败下阵来,实出无奈。但也应承认现实,花鸟画创作与出新,明显落后于山水和人物画,这是近四十年来的事实。而在花鸟画中,写意又落后于工笔。题材内容的局限是一大难题,也有历史的,心理的因素。明清以来,写意花鸟画高峰叠起,名家辈出,象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等,其水平之高,简直是一座座大山,当代人很难超越他们。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写意花鸟画如何发展?满足于传统的笔情墨趣,玩玩小品,拜倒于前辈大师脚下,倒可以象局外人看画家,"轻松、潇洒"。然而,历代有成就的画家,多是人生坎坷,终生苦心经营,执着追求,而能为后世推崇者能有几人?为艺术事业而献身,才是真正艺术家所遵循的信条。
如今,时代的变革,对花鸟画的偏见在逐渐减少,主观努力就成为主要因素。为参加大展而搞的创作,目标大、起点高、要求严,是战场练兵,对自己是很大的促进。大展是全面的行业竞争,不是单纯的技法比赛,逼着你动脑筋,不更新观念,不出新就没有你的机会。大展难上,说明要求高,更需要勇气、信心,迎难而上,付出了努力,搞出了作品,是最重要的,展与不展,不是最终目的。每一次为大展搞创作,我都要出几身汗,掉几斤肉,或成功,或失败,都去认真总结,总结一次,提高一步,总是有收获的。
生活积累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这是艺术家公认的真理。所谓积累,就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必须长期地,不断地到生活中去,去观察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用真情实感去感悟大自然。生活的积累不单是题材内容的不断丰富,提高认识生活水平,增强创作能力,都是不可少的基本功。
深入生活,是我多年的习惯,但认识生活的水平,是逐步提高的。由于北方人视野的局限,我曾多次赴大江南北深入生活,眼界随之开阔。年,又决心远上云南西双版纳。版纳的亚热带风情,对我的绘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那里,看什么都觉得新鲜,创作欲望油然而生。比如北方能见到的一品红、仙人掌等,在西双版纳完全是另一种面貌和姿态。没有人工雕琢,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若与北方的盆景小花相比,气势之大,风姿神韵之优美,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在《情系南北》中所画的仙人掌,那首先是在云南大理发现了高数尺的野生仙人掌。在乱石堆中、荒滩之野,甚至墙头屋脊之上,到处可见仙人掌的雄姿,生长得那么潇洒、自然。面对千姿百态的仙人掌,使我感受到大自然的顽强生命力。这些在常人眼中平淡无奇,浑身是刺且令人讨厌的野花,在艺术家眼里却变得优美动人,成为富有表现力的题材。这就是艺术家不同于常人之处,多了一个"情"字。同在生活之中,为什么多数人无动于衷,发现不了新题材呢?认识生活的水平高低,正在于此。
年,我去海南三亚,在牙龙湾滩上,又发现了丛丛相连的大片仙人掌。族生的仙人掌背靠大山,面对浩瀚的大海,象守卫海疆的坚强卫士,威武庄严,气势非凡。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见才能博识,少见则多怪。广阔的视野,豁畅的胸怀,丰富的知识,是一个有成就的画家不可少的"画外功"。试想,一个只见过北方盆栽仙人掌的人,看到一幅把仙人掌画成大树的画,必误以为是乱抹胡画,更不会有此时此地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感受。以这种情感再用笔墨表现出来,早已不是生活本身了。
形式探索
新的题材内容,必须创造新的表现形式,否则,旧瓶装新酒,依然如故。所谓立意新,既有题材内容的发现与创造,又要有构图构思的新追求。形式感和内容紧密相连,又可独立存在。如外国人看京剧、书法,中国人看大篆、狂草,虽说不清内容,仍能感觉到美。所以,形式美是跨越国界、民族和艺术门类的。
我创作《情系南北》,把很少有人画而又感受颇深的热带仙人掌,放在重要位置,又把它和北方的粗枝老干组合一起,其画面本身,就不会让观众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约占四分之三位置的仙人掌,当大背景、大空白处理,以层层叠叠、清淡朦胧之状态,减轻它的份量。开始用淡墨画,感觉灰暗,后改用淡花青,画面一下子亮了起来。亚热带的绿色世界跃然纸上,如无垠之苍穹,显得更加深邃、静谧。下面四分之一的位置,以"干裂秋风"的笔墨写北方粗枝老干,与后边大面积如"蕴涵春雨"的仙人掌,形成强烈的对比。用焦墨写枝干、八哥,使画面稳重而有份量,空灵而不轻飘。在粗枝老干之间,点以鲜红的小园果,几片野藤绿叶缠绕,色彩艳而不夺目,犹如星光闪闪,增加了活跃气氛。
打破时空、地域的界限,本是中国画的传统观念,过去多是小品或花卉的罗列。正象中外文化交融一样,南北景物、四时花草,各种画法,都可以同时并用,只要画面效果好,就没什么清规戒律。
继承借鉴
写意花鸟画要求笔墨简练,果断明了,无遮无藏,毫不含糊,可以说笔笔千斤重。搞大创作,更离不了这过硬的真功夫。中国画家,深入学习传统,对笔墨的毕生磨练,孜孜以求,都是有价值的,不可有丝毫放松。学习前人的笔墨手段、创作思想,目的是为今天创作服务,把学习前人的所得,变成自己的表现语言,即"师古人不见古人",泥古不化,势必为时代所淘汰。
《情系南北》虽是用新观念创作的作品,传统语言仍然应用。前面的粗枝老干,笔墨虽不多,可最见功力,几十年的功夫,可以在这几笔中表现出来。色彩上,运用传统三原色对比的方法,灵活变化。蓝色仙人掌点以*花,再以鲜红色的小园果点缀于焦墨枝干之中,整个画面尽管是三原色对比,而所占比例、份量不同,使画面统一,协调而又鲜亮,色彩丰富而不乱。
西法溶入当代中国画,已成事实。我曾注意过不少人的国画作品,学过西画的人和不懂西画的人,其作品有明显的区别。人物画的造型、色彩,吸取西法较多,山水画用西法讲求明暗对比而又统一的法则,正好克服古人山水画"散"、"乱"的毛病。李可染的山水画是溶进西法的典范,其影响是深远的。花鸟画同样应吸收西画的优点,才能使传统的花鸟表现力更丰富,在这方面,工笔花鸟画已走在前头。西法的运用,有直接的,更有无形的影响。借鉴的目的是丰富和发展中国画,无论借鉴多少,仍然是中国画的神韵,若失去中国画的精神内涵,必是误入歧途。
制作手段
传统中国画强调笔墨技巧过硬,反对制作手段。其实,指头画、泼彩、泼水不都是制作手段吗?只不过现代人思想解放,试用各种手段更多,表现方法更为丰富而已。我主张制作手段可适当运用,但不能全是制作,中国画若抽去笔墨,技巧,又无书法功力,就不成其为中国画。制作手段同样也体现一个人的艺术水平,恰当的运用,能提高中国画的表现力,表现新的意境。我画大片仙人掌,采用湿画法,象工笔画一样,层层润染,表现丰富的层次和微妙的虚实关系,使画面蒙上一层神秘色彩。当然,也只是略施小技罢了。
现代年轻人大胆尝试,发现和创造了许多新手法,是值得称道的,但必须警惕,超过一步,就会走向反面,手段过多,或通篇玩花招,就失去中国画的神韵。中国画是一门综合性艺术,除画法上的功夫之外,尚有诸多因素,可以说是重要因素,如渊博的知识,高深的艺术修养,都是不可缺少的,虽然是潜移默化的。制作手段有时像化学反应,制造奇妙,出现偶然效果并不费多少真功夫。艺术不同于技术,艺术创作之难也正在于此,历代大艺术家都是大学问家,其成就决非偶然。献出毕生精力,静下心来做学问,日积月累,才能集大成。"功利主义"的学习方法,是非常浅薄的,心情浮燥、苛求功名,甚至投机取巧,都是成功的大敌。比如一个不练书法的人,其国画水平将大为逊色;一个不读书、没有文学修养的人,其画必然无味,更谈不上什么创造。
中国画的创新与发展,是由无数画家的艰苦努力,甚至几代人的心血共同创造的。艺术的发展是一条长河,一个人的创造只能增添一滴水。一个画家只要在大目标下,经过不断地探索与追求,能为这条大河多增添一滴水,就无愧于神圣的艺术事业。
一九九五年一月八日
(选自《心境》,中国戏剧出版社,年9月)
图片:但行斋
声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