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掌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那些年80后眼中童年 [复制链接]

1#
青少年白癜风公益活动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414/t5oft8k.html

龙葵。又叫黑星星、野海椒、石海椒、野伞子、黑悠悠、黑天天、黑豆豆,几乎全中国都有分布。我们鲁西南叫黑天天或者或着“溜溜蹦蹦”。作为80后,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这是童年难得的“野味”。

茅针。也就是民间所说的“谷荻”,我们那叫“荻谷”。记得小时候每到春天,就会和小伙伴们一块去野外拔“荻谷”,放在嘴里嚼一嚼,嘴里泛着淡淡的甜味,散发着一股春天的气息。

茅根。也叫白茅根、茅草。茅根嚼起来甜甜脆脆,是我们农村娃小时候天然的“零食”,长大了才知道,它还可以入药,茅根具有清热解毒,杀菌的功效,用茅根煎汤,还可以解热生津。

马泡瓜。在我们鲁西南的野外很常见,像小西瓜一样,生瓜蛋子能苦的让你怀疑人生,但是成熟了以后,果实黄黄的,香香的,吃起来有股淡淡的酸甜味。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也称得上是难得的“野味”。

仙人掌果。记得那个年代,农村还大多是土墙,很多人家在墙头上种仙人掌用来防小偷。成熟的果实也成了我们童年的美味,仙人掌果酸酸甜甜,稍不注意就会弄的手上嘴上全是刺。

覆盆子。我们那叫野草莓。那个年代吃不起草莓,酸酸甜甜的野草莓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草莓“替代品”。

桑葚。小时候家门口就有两颗桑葚树。每当桑葚果实成熟的时候,树上挂满了熟透的紫色桑葚,也挂满了我们这群贪吃的小屁孩,常常弄得满身都是桑葚汁。

灯笼果。我们那时一到秋天就满地找这种野果,有时候吃到酸果往往酸的睁不开眼睛,现在老家很少见了。城市里倒是有卖的,还不便宜,据说营养丰富,但是早已吃不出小时候的那种味道。

甜杆。我们鲁西南叫“甜甜稍”,长得像高粱一样。唯一和高粱能区分开的就是它的穗子。高粱的穗子成熟了以后是暗红色的,“甜甜稍”的穗子是黑色的。在那个年代,农村很少见到甘蔗。这就是我们那个年代不折不扣的“甘蔗”。

赖葡萄。乍一看像苦瓜,其实它成熟的果实味道甜甜的。也是我们80后童年常见的一种水果。

山药蛋。小时候邻居家院子里种了一颗,爬的满墙头都是。每到果实成熟的时候,邻居都会煮好了给我送一碗,味道甜甜的,面面的,应该是煮的时候放了糖。

烤麦穗。每当麦穗满仁的时候,和小伙伴们总是会跑到田间地头烤麦穗吃。麦穗烤黄了以后,放手心里搓一搓,把麦壳吹掉,剩下的就是香喷喷的麦仁,那味道至今难忘,常常吃的嘴角像长了胡子。

菱角。菱角也是很多80后童年的美味,煮熟了以后吃起来面面的。吃完剩下的菱角壳挖个洞就能当哨子吹。

荸荠。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也是我们许多80后童年的稀罕物,煮熟了吃起来又甜又脆。荸荠既是水果,又是蔬菜,放到现在也是美味,生津止渴、利肠通便、清肺化痰。

洋姜。一到秋天,就会和小伙伴们结伴去野外挖洋姜,用不了多久就能挖满满一小筐,生的洋姜清脆甘甜,非常可口。那个年代农村还没有冰箱、蔬菜大棚,腌好的洋姜是冬天不可多得的开胃小咸菜。

无花果。姑姑家院子里有一颗无花果树,每到无花果成熟的季节,总是会找理由让父亲带着我去姑姑家串门,美美的吃上几颗无花果,像蜜一样甜。那时候想,要是自己家也能有一颗无花果树那该多好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