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不过其通常发生在密闭空间中。然而,最新的研究显示“握手楼”之间也可能存在气溶胶传播。
所谓“握手楼”,是形容楼与楼之间的间距近到打开窗可以握手的楼房。最新一期《中疾控周报》(cdcweekly)研究揭示,两个非常接近的建筑物之间能够形成相对封闭的空间,气溶胶传播还主要受空调的开与关、门窗的开与关等气流布局的影响。
研究者提示,在某些条件下,“握手楼”里的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存在新冠病毒气溶胶传播风险。研究者建议,应注意气流分布对隔离病房气溶胶扩散的影响,并加强隔离场所消毒。
以上内容来自《来自广东省广州市的特殊建筑布局中新冠气溶胶传播模拟研究》(fieldsimulationofaerosoltransmissionofsars-cov-2inaspecialbuildinglayout—guangdongprovince,china,),研究团队包括中疾控、广州市疾控中心、广东省疾控中心等。
此前,许多研究证实了新冠病毒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但传播通常发生在密闭空间中。在年5月发生在广东省广州市的疫情中,指示病例(indexcase)和一名密接者(后确诊感染)乘坐国际航班抵达。
指示病例,指在一起疫情中最早发现和报告的病例。指示病例是流行病暴发调查中最重要指标之一,为追踪疫情传播链、分析疫情暴发原因和提出控制措施等提供最直接和最关键的线索和提示。
指示病例和确诊前的医院的2个不同建筑内。由于两栋建筑之间有天花板,两栋建筑由彼此靠近,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这种布局中的建筑有时被形象地称为“握手楼”,因为它们靠得非常接近,往往相隔大约50厘米左右。
流行病学调查和病毒基因测序表明,两人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高度同源,他们之间存在时空交叉可能,可能是气溶胶传播。研究者使用了与新冠病类似的毒刺突状假病毒,这些假病毒是有相似空气动力学特性的荧光微球,用来在现场实验模拟研究新冠病毒的气溶胶的传播路径和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从密接者住处和指示病例住处之前有明显的气溶胶传播路径,其传播主要受空调的开与关、门窗的开与关等气流布局影响。研究者表示,未来应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