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掌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PCR实验室的终末消毒与去污染澎湃在线 [复制链接]

1#

原创石桥SIFIC感染官微

随着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工作的推进,重点人群的核酸检测工作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防控措施。

6月9日,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实施意见》医院、医院、县(区)级及以上疾控机构、医院具备开展新冠病毒检测能力,同步医院、医院、妇幼保健院实验室建设,使其逐步达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条件,这意味着许多医疗机构都要建立核酸检测实验室。

6月19日,本号曾为大家分享小点点老师带来的《》一文,非常详尽的为大家整理并解决了PCR实验室建设及日常管理方面的一些问题,其中,“避免污染”是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设计的核心。今天,石桥老师为大家进行再次梳理,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核酸检测反应的最大特点是具有较大扩增能力与极高的灵敏性,但在操作过程中易受到污染,极痕量的污染即可造成假阳性。因此核酸检测实验室的终末处理就成为实验室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的重要工作。实验室的终末处理一方面是为了杀灭实验室环境中的存活微生物,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去除操作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核酸物质,避免影响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因此正确的终末消毒和去污染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实验结束后应遵从先清洁区域后污染区域消毒的原则,及时对实验室空气、设备表面、工作台面和地面等实施有效的消毒。核酸实验室不同的实验区域应有其各自的清洁用具以防交叉污染。选择的消毒剂应选择使用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一类的消毒剂,以确保工作区的消毒效果并清除核酸的污染。

其次,由于在操作过程中存在形成气溶胶的可能性,因此应对诊疗环境进行空气消毒,可采用开窗通风、紫外线照射消毒以及空气消毒机等方法。也可以使用空气消毒剂喷淋的方法,先用空气消毒剂对实验室空气进行密集喷淋,以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产生较好的沉降效果。喷淋结束立即采用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工作台面/拖擦地面,作用10min后用清水擦拭工作台面,以防止消毒液残留抑制实验结果。

但在使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时应注意延长消毒时间。因为紫外线清除实验室的核酸源污染效果并不理想。从理论上讲,紫外线只能诱导核酸中的嘧啶产生二聚体,并不能使核酸降解或断裂。经紫外线照射后的核酸片段仍然存在,即使核酸片段中的部分嘧啶形成二聚体,但只要不在基因扩增引物引发附近,经紫外线照射后的核酸片段仍然会得到扩增或部分扩增。因此,在使用紫外线照射方法时,应使灯管距离工作区的距离在60-90cm,并延长照射时间,最好照射过夜。

核酸检测实验室消毒和去污染措施可结合实验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方法以达到最佳效果,措施包括但不仅限于上面几种。细节决定成败,尤其对于实验环境和操作要求极高的核酸实验室,任何一个环节做不好都可能影响整个实验结果。因此,操作人员应牢记“无核酸”“无基因”概念,把防污染思想贯穿于整个实验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检测质量。

目前市场上经常能看到一些空间消毒机器人、空间消毒器这类的高科技产品,也有一些便携式的消毒器可以非常方便的用于PCR实验室的消毒。这些空间消毒器可以像机器人一样使用无线平板进行操控,随时启停,消毒者在实验室之外就可以完成整个消毒过程,避免了正常时间及突发状况下,操作人员为关闭设备而暴露在过氧化氢气雾中。

部分更人性化的产品还会自带一个推车,既可以作为移动电源配合便携式空间消毒器使用,在区域内的任意地方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消毒而不受电源插座的影响,也可以是一台移动等离子空气消毒机,多功能合一,非常方便,建议大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