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否彻底治愈 https://m.39.net/pf/a_4793212.html<
原创李明丽科学中国人
王新红
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四分之三,是自然界最重要的水体组成部分。近几十年,随着沿海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海上石油开采、船运活动等人类活动的影响,一些有毒有机污染物和金属元素等纷纷被带进海洋,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后果,整个蓝色地球逐渐变了样。
海洋污染中陆地污染源占了80%甚至更多,它们通过江河径流、大气扩散和雨雪等降水形式,最终汇入海洋。污染物一旦进入海洋后,很难再转移出去,特别是一些不易溶解和较难降解的持久性有毒物质,随着时间的积累,在海洋中越积越多,并在生物中富集,通过食物链传递,达到金字塔顶端,最终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海洋污染已引起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
它们在海洋中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又带来哪些危害?怎样才能及时止损?研究这些关乎人类在地球上长期生存的问题,厦门大学教授王新红当仁不让。
顺应发展的选择
王新红读大学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全球经济阔步发展,但同时催生了诸多环境问题。在学术界,环境地球化学——一门融合环境科学、地球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等多专业的新兴学科,渐渐被人熟知。同期成长的一人、一学科在十几年后的厦门大学有了交集。
“我之前学的是石油有机地球化学,后来在大潮流背景下,从地球科学研究开始向环境科学转型,也就是利用地球科学的交叉性、系统性理念及先进的技术手段来研究环境问题。”年,从成都理工学院硕士毕业的王新红顺势踏过这道门槛,入职了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在那里,她遇到了对自己科研生涯尤为重要的两个人,洪华生教授和郑微云教授。
洪华生是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的首届主任,也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首位回国的海洋学女博士,主攻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在她的引导下,王新红基于厦门大学海洋环境科学研究的特色和优势,开展了厦门及其邻近海域海水和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地球化学研究,发表了多篇论文,并取得环境科学专业的博士学位。
环境地球化学主要研究天然和人为释放的化学物质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其与环境质量、人体健康的关联性。这就要求,研究人员除了做到合理布点采样、精确分析监测以及质量控制和保证等,还需要深入探索这些污染物在环境中挥发、吸附、降解等过程与机制,并掌握有毒化合物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的毒性效应和危害。由于早期条件有限、资历尚浅,在分析痕量有机物污染时,王新红坦言进行得并不顺利。但她留意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海洋污染事件:在海洋环境中,有些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含量不高,没有随着时间延长而消失,反而靠着常年在生物体内的累积产生严重的毒性效应,甚至影响到种群的发展。
关于这一现象的种种疑问,促使王新红叩开了生态毒理学的大门。这是一项与环境地球化学联系紧密的研究,由生态学、环境化学、毒理学、海洋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和融合。在这条道路上,海洋生态毒理学专家郑微云教授是王新红的引路人。“生态毒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