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遇到这些问题怎么办
一起来看看吧
疫情期间,志愿者等人员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1.每日健康监测。应每天及时进行健康检测,做好定期核酸检测,评估自身的健康状况。若出现可疑症状,应主及时就医用药,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
2.做好上岗培训。掌握科学的消毒和防护服穿脱知识,在工作点位听从专业人员的指挥和相应的防护建议。在不同的工作岗位按照不同的风险等级进行防护,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穿戴和脱卸要遵守严格的流程。
3.做好个人防护。口罩在连续佩戴4小时后或湿脏后应更换,穿戴防护服期间不得喝水、吸烟、进食等;如确需进食或饮水,则应在规定脱卸区域按规范脱防护服或隔离衣并进行手消毒。进食或饮水禁止在采样点周围1米半径内,站位尽量在采样区上风口。
4.注意时刻保持手卫生。接触污染物品后或就餐前,要及时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动水下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5.注意个人卫生。要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6.手机钥匙使用。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时,尽量不要携带手机、钥匙等个人物品,如确需携带,可将其套上塑料袋密封。取出手机、钥匙时应先消毒塑料袋,并对手机、钥匙等物品进行定期消毒,可用75%酒精湿巾擦拭消毒。
7.物资配送注意安全距离和手卫生。在志愿服务时,要时刻与服务对象保持安全距离,尽量减少直接接触。加强手卫生,接触污染后应立即进行手消毒或更换手套。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提取社区物资或快递物品时,要做到无接触式。要戴手套,对物品表面进行消毒并静置。拆除包装后,立即洗手,并进行手消毒。
8.服务后正确脱卸防护用品。在各项志愿服务结束后,应收好相关服务物资,收整打扫卫生保持环境整洁,到指定地点脱卸个人防护用品。脱卸时要动作轻柔,尽量少接触污染面,脱卸的防护用品均应放入黄色医疗垃圾袋,加强手消毒。
家庭怎样预防气溶胶传播?
1.做好家庭日常清洁,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可对门把手、水龙头、马桶坐垫等重点部位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2.保持个人卫生,饭前便后用流动的水、肥皂或者洗手液来洗手,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弯曲遮掩口鼻。
3.避免飞沫和接触传播,家庭成员不要共用个人生活用品。就餐时,公筷分餐,快进食,少说话,相互交流不宜太靠近。
4.使用马桶后,注意盖上马桶盖再抽水;有U型存水管的下水道可以灌点水,保持U型管充满水;地漏不用时要盖住或用塑料袋装水封住;使用抽油烟机时要开窗通风。
5.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