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两地相继通报的“气溶胶传播感染新冠”案例,引发网友热议。
◆4月10日,宁波市疾控中心发布,当地某确诊病例乘坐自驾车(开车窗、未戴口罩)进入一地下停车场,同时段内另有2位续发病例在该停车场内停留且未戴口罩,存在气溶胶传播导致感染的可能性。
◆4月12日,枣庄市台儿庄区发布紧急提醒,该区一居民未佩戴口罩到户外某处挖野菜,被同时间在该处停留的1名未戴口罩的无症状感染者传染,经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研判,系气溶胶传播导致感染。
气溶胶怎样传播新冠病*?
开窗病*会“飘”进家吗?
什么是气溶胶传播?
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中明确,新冠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3种:
①直接传播: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②气溶胶传播:一般发生在相对封闭、狭窄的环境中;
③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污染的物品后造成感染。
与其他传播途径相比,病*通过气溶胶的传播更加隐匿。
气溶胶指在空气中悬浮的颗粒物。空气中的微粒无处不在,构成一个宏大的“气溶胶世界”。病*混杂于含有飞沫核的气溶胶内,在空气中悬浮的时间较长,但病*浓度比大飞沫要低。
呼吸、咳嗽、说话、吐痰、呕吐、大小便(水冲洗)等行为都会产生气溶胶。新冠病*可以附着在尘埃、飞沫,或是失去水分的飞沫核上,通过气溶胶的形式飘浮至远处,造成远距离的传播。
解答关于气溶胶的6个疑惑
新冠病*气溶胶传播的隐匿性,让一些人感到恐慌,相关疑惑也随之而来。
1
气溶胶传播就是飞沫传播?
气溶胶传播和飞沫传播是有区别的。
飞沫是指人说话或打喷嚏时,从口腔中喷出的液体。飞沫传播距离通常只有几米,一般在近距离情况下发生;而气溶胶可以长期飘浮在空气中,随着风向迁徙,传播距离更远。
虽然如此,相比飞沫传播,气溶胶传播病*载量更低,传播力也要小。
2
气溶胶传播要满足什么条件?
病*排出量多:医院急诊室、重症监护室等,感染患者病情严重时,咳嗽可能会排出较多病*;
空间密闭、狭小:在厢式电梯、洗手间、影院、飞机等不通风、空气流动性差的场所,气溶胶停留时间较长,周围人被感染的风险会增大。
3
在户外也要担心气溶胶传播?
若户外没有风,气溶胶中的病*载量可能会达到一定的传染浓度。同时,有些人可能对病*更易感,或是像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染性强,微量病*也可造成感染。
因此,在户外也要规范戴好口罩、做好相关防疫工作。
4
病*会通过窗户飘进家?
气溶胶传播要考虑浓度问题。
◆如果在室外,由于空气气流的作用,感染者排出的高浓度气溶胶可以很快被新鲜空气稀释,达不到感染人体的浓度;
◆在空气不流通的室内环境,高浓度的气溶胶可能会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即使感染者已经离开了这个空间,后续进入的人仍有可能被感染。
正因如此,如果楼间距正常且住宅的窗户面向室外,保持开窗和空气流动,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气溶胶传播风险。
反之,在室内含有高浓度病*颗粒的气溶胶,经过开窗被吹到户外后,很快会被稀释,不太可能造成“跨楼”传播的现象。
5
气溶胶会停在皮肤、衣服上?
通过气溶胶形式悬停在衣物、皮肤的病*,只有极微小的比例能通过手部触摸进入眼口鼻。这样的病*量,引发疾病的可能性不大。
6
气溶胶会通过下水道传播?
含病*的气溶胶可能会沿下水道系统、中央空调系统等相对封闭的循环系统进入房间。特别是全空气系统的中央空调,在不同房间内空气会相互流动,容易造成交叉污染。
如何将气溶胶“拒之在外”?
虽然气溶胶传播增大了防疫难度,但也并非防不胜防。生活中,大家可以通过以下措施预防感染。
规范戴口罩
在室内场所,特别是厢式电梯、洗手间等密闭空间,务必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在室外场所(包括有其他人员的露天广场、剧场、公园、田地等室外场所)时,也不要随意摘下口罩。
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
接触电梯按钮等公共物品时,可携带卫生纸、手套或其他可隔绝物品;直接触摸后要及时做好手部清洗或消*。
请勿随地吐痰
新冠病*在痰液中可存活39天,建议有痰时,把痰液吐到纸巾里包起来扔掉。这样一方面减少病原体在空气中的传播,另一方面也避免痰液喷溅到身体其他部分后引起交叉感染。
每天开窗通风
通风,是防范新冠病*的重要举措。
无论是否使用空调系统,每天均应通过开门或开窗等方式增加通风量,保证室内全面通风换气;自然通风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换气扇等提高换气量。
做好地漏的密封工作
居家防范气溶胶传播病*,重点区域是各处地漏与卫生间马桶。除了定期消*外,家中地漏口在非排水时,可用盖子遮挡盖严;便后冲水要盖上马桶盖。
若厨房洗碗槽、卫生间台盆等排水管道,尤其是软管和地漏之间密封不严,可使用胶带将其密封。
原标题:《气溶胶传播是什么?开窗通风会有影响吗?一次性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