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掌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鳄鱼是恐龙时期的物种,它们凭什么能逃过大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鳄鱼是一种古老的爬行动物,它们在地球上出现的时间,可以一直追溯到2亿多年前的三叠纪。鳄鱼与恐龙共同存在了大约1.6亿年的时间,直到大约万年前,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导致了已知地球上第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

在此次灭绝事件中,地球上有大约70%的物种都消失了,但鳄鱼却幸运地存活下来,而在现代地球上,依然存在着它们的身影。这就有点令人好奇,既然鳄鱼是恐龙时期的物种,那它们凭什么能逃过大灭绝,并存活到现在?下面我们就来聊一下这个话题。

在大约万年前,当那颗小行星撞击地球时,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波,这引发了全球性的地震、海啸以及火山爆发,与此同时,在猛烈的撞击中,小行星携带的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转化成了热量,进而发生了巨大的爆炸,其威力大概相当于万亿吨TNT同时爆炸。

爆炸产生了极高的温度和压强,使得撞击区域中大量的物质都被熔化甚至是直接蒸发,至少有20万亿吨的高温熔融态物质被抛入高空。

但在地球引力的束缚下,这些物质中的绝大部分都无法离开地球,于是它们就一边在大气层中高速飞行,一边不断降低高度,最终化为炽热的“流星火星”,广泛地坠落在地球表面,进而引发了全球性的森林大火。

这一系列的事件导致了巨量的尘埃、灰烬、气溶胶等细小物质被释放到大气层中,随着大气的流动,它们很快就笼罩在整个地球的上空,遮天蔽日的细小物质久久不散,使得大量的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进而造成了“核冬天”的效果。

“核冬天”直接导致了陆地上的植物,以及海洋中的藻类也都无法进行有效的光合作用,于是自然界中的食物链就从底层崩溃了。

实际上,在“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中,真正造成包括恐龙在内的动物大量灭绝的原因,正是食物链的崩溃,也就是说,它们是因为找不到足够的食物而灭绝了。那鳄鱼凭什么能逃过此次大灭绝呢?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它们特别能挨饿。

鳄鱼是一种食肉动物,通常情况下,鳄鱼都会采用一种非常节省能量的捕猎方式,它们会长时间地潜伏在猎物可能会出没的区域,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它们才会暴起攻击,如此一来,它们就可以大幅地降低捕猎时的能量消耗。

但这样的捕猎方式却有一个不足之处,那就是它们并不能保证每天都会捕捉到猎物,这会造成鳄鱼经常处于一种“饱一顿、饿N顿”的尴尬境地。

(↑一次失败的捕猎)

不过在漫长的演化历程中,鳄鱼早已具备能够长时间挨饿的本领,一方面来讲,鳄鱼的基础代谢率很低,在静止不动的时候(这是它们的常态),它们只需要很少的能量就能维持自身正常的生理活动。

另一方面来讲,鳄鱼还拥有强大的消化系统,它们可以一次吃下相当于其自身体重大约20%的食物,它们的胃酸非常强,并且还可以调节自己的pH值,以适应不同类型的食物,除了常见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之外,鳄鱼还可以消化骨头、甲壳和角质,从而尽可能多地“榨取”食物的营养。

除此之外,鳄鱼本身还是变温动物,它们不必像恒温动物那样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来维持恒定的体温,这无疑进一步降低了鳄鱼的能量消耗,根据生物学家的研究,相同生物量的鳄鱼所消耗的能量,连恒温动物的10分之1都不到。

所以鳄鱼就特别能挨饿,人们早已观察到,在饱餐一顿之后,鳄鱼可以好几个月都不需要再吃东西,在极端情况下,有些鳄鱼甚至还创造了连续3年不进食的纪录。

要知道那颗小行星制造的“核冬天”虽然很可怕,但是其持续时间并没有想象中的长,在过去的日子里,科学家利用不同的计算机模型对其进行了多次模拟,模拟结果显示,这场“核冬天”的持续时间最短只有几个月,最长也不会超过10年,而以鳄鱼强大的抗饥饿能力,它们中的一部分是可以幸运地挺过这段时间的。

除此之外,鳄鱼的栖息地是像湖泊、河流、沼泽、山涧这样的潮湿区域,而这些区域的地势通常都比较低,在“核冬天”期间,大量生物死亡后留下的有机物会向这些低洼区域聚集,进而滋养出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又会成为像小鱼、小虾这样的小型动物的食物。

虽然小鱼小虾能够提供的能量并不算多,但对于鳄鱼来讲,只需要一点点食物就又可以生存很久了,所以这也一定程度地增加了鳄鱼在“核冬天”里存活的可能。

综上所述可知,正是凭着“特别能挨饿”这项本领,一部分鳄鱼才得以逃过大灭绝,并存活到现在。

值得一提的是,恐龙其实也没有全部灭绝,因为科学家通过长期研究后发现,现代地球上的鸟类,其实都是由小型兽脚类恐龙演化而来,所以比较严谨的说法应该是,在“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中灭绝的恐龙,其实是“非鸟恐龙”。

#秋日生活创作季#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