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掌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致敬军事医学专家奋战疫情防控阻击战一线 [复制链接]

1#

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事医学专家紧急深入武汉,全力进行科研攻关,支援武汉抗击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疫情科学研究,服务临床救治一线。

▲*事科学院帐篷式移动实验室

▲*事科学院帐篷式移动实验室技术保障方舱

医院的营区里看到,一个面积约50平方米的绿色帐篷实验室已经搭建完成,*事医学专家正在里面进行新型冠状病*快速检测,这个绿色帐医院专家组建立的移动实验室。

▲待检的样本

▲医院姜涛博士(左)接受总台央广记者采访

医院姜涛博士介绍,虽然新型冠状病*的传染性极强,但实验室有安全可靠的设计,不会为周边环境带来影响。

姜涛:“这里是我们进行感染性物质,也就是临床样本操作的最核心的一个区域。它和别的区域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压力可以达到-30Pa到-40Pa。像我们刚才进入的第二个缓冲间,它的压力应该在-10Pa左右,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定向的气流和梯度的压力,可以保证我们这里的气流,是流向潜在污染最重的区域,不会有任何感染物质外泄,我们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安全性。”

▲陈薇院士检查核酸检测设备

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事科学院研究员陈薇介绍,疫情防控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我**事医学专家组抵达武汉后,进一步加快了新型冠状病*肺炎患者的确诊速度。

陈薇:“现在有很多疑似病人,需要确诊到底‘是不是’新型冠状病*感染肺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迅速地把负压的检测实验室搭起来了,这样就可以更快、更多、更准确地进行检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如果已经是确诊病例,就赶紧收治,减少他再次传染的机会;假如不是的话,就可以把急需的床位腾出来,抓紧治疗那些确诊的患者。”

▲陈薇院士做检测

陈薇院士介绍,专家组利用新型检测试剂盒进行核酸检测,进一步缩短了检测流程,提升了诊断准确率。

陈薇:“在进行核酸检测时,一方面可以用我们自己研制的试剂盒,另外一方面,可以使用全自动提取核酸的方法。现在,半个小时我们就可以提取90多个样本,这样就大大缩短了检测流程,提高检测的准确率,和每天的检测效率。还有一点,我们现在搭建的这个帐篷实验室是一个负压环境,这是机动的、野战式的、可移动的。一旦有需要,我们6个小时之内就可以完成打包,转到另外一个地方去。我觉得,这一点是比较独特的,也能体现我们*队快速反应、实时展开的特色。”

▲张章博士正在进行核酸提取

据了解,*事医学专医院建立起联防、联控、联治、联研的工作机制,共同开展疫情传播流行规律调查研究,取得第一手的科研数据。陈薇院士说,目前,对新型冠状病*的传播特性,人们的认识仍是初步的,还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来进一步研究,为防控决策提供参考。

陈薇:“还有一个重点,就是我们打算做一些空气动力学的传播规律研究。因为新型冠状病*感染肺炎是一个全新的病原体,我们对它的传播规律、生物学特性目前知之甚少。我们现在要从整个环境的全维度来进行相关的判断,看看这个病*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什么时候疫情可能会有一个拐点等等。我们努力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通过我们从一线采集的样本、一线的信息,加上我们这么多年在后方积累的平台技术,来进行综合研究,力争给国家的决策、给临床的救治提供一个依据。”

▲姜涛博士、黎浩博士正在进行样本处理

针对新型冠状病*的传播特性,姜涛博士说,专家组已经采集了患者病房中空气的微生物样本,通过试验评估病*数量,得出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将会直接应用于防控工作。

姜涛:“目前,新型冠状病*感染肺炎除了正常的飞沫传播途径外,是不是还存在较低浓度的气溶胶的传播?对此,我们希望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分析。我们现在采集了患者病房空气中的微生物的样本,正在实验室里进行相关的核酸提取。我们希望,以此来估算空气中含有多少量的病*,并以此来评估,它是不是在病人的飞沫传播之外,还会有一些东西会释放到空气中,并长期存在,感染到其他的密切接触者。”

▲专医院靳主任沟通感控和样本采集运输流程

▲专家组现场会

▲中部战区总院召开联防联控会议

▲协商工作

陈薇院士说,目前专家组还结合新型冠状病*临床诊治过程,全力推动疫苗和抗体研制,争取早日阻断疫情进一步扩散。

陈薇:“我们还要抓紧研究疫苗、抗体、新药,当然,这需要在一线拿到更多的标本,或者发现它病*的传播规律,来更好地指导疫苗的快速研制。”

01:06

▲视频

陈薇院士:我们有应对“非典”、埃博拉的经历,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央视*事)

▲陈薇院士与检测组一起为武汉加油

陈薇最后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事医学专家一定会在特殊的战场发挥关键的作用。

陈薇:“我们一直说,作为*人,只有两种状态,一个是打仗,一个是准备打仗。我们目前在疫区,就是要打仗的。而准备打仗,就是此前我们在科研工作中的积累,包括技术方面的储备。在当前这种关键时刻、危难时刻,我们一定要把以前‘养兵千日’的所有的‘兵’动员起来,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眼下这场特殊的战争之中,为早日打赢疫情阻击战做出自己的贡献。”

▲陈薇院士(左)接受记者采访

来源:CNR国防时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